《五味调和》是林晚秋所编写的,故事中的主角是林晚秋小翠,文笔细腻优美,情节生动有趣,题材特别新颖 林小雨看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“3728个粉丝”,轻轻叹了口气。作为“小雨厨房”这个账号的主人,她已经坚持更新美食视频三年了。不同于那些一夜爆红的美食博主,她的粉丝增长缓慢得像是在爬一个永无尽头的斜坡。“算
林小雨看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“3728个粉丝”,轻轻叹了口气。
作为“小雨厨房”这个账号的主人,她已经坚持更新美食视频三年了。
不同于那些一夜爆红的美食博主,她的粉丝增长缓慢得像是在爬一个永无尽头的斜坡。
“算了,今天就到这里吧。”她关闭了拍摄设备,
成的四道创意菜——香煎柚子虾球、藤椒鸡翅、墨鱼汁海鲜饭和一道分子料理版的杨枝甘露。
每道菜都精致得像是艺术品,但这只是她日常工作中的普通一幕。林小雨是一名食品造型师,
专门为广告和影视剧设计美食。她能把普通的食材变得令人垂涎三尺,
却始终无法让自己的网络账号火起来。也许是因为她太过专注于食物本身,
而不懂得如何营销自己。收拾完厨房,林小雨发现冰箱里几乎空了。明天就是月底,
她想着该去超市采购食材。疲惫袭来,她很快进入梦乡。不知道过了多久,
林小雨被一阵刺耳的哭声吵醒。她勉强睁开眼,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。这不是她的公寓。
昏暗的油灯下,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破旧的土坯房,墙壁斑驳,家具寥寥无几。
一个穿着古装、面黄肌瘦的少女正跪在床边哭泣,见她醒来,顿时止住了哭声,瞪大了眼睛。
“小姐,您醒了?”少女惊喜地叫道,“我以为您...您...”说着又抽泣起来。
林小雨头脑一片混乱,她强撑着坐起来,感到浑身无力。打量四周,
这明显是一个古代贫困家庭的房间,而自己则躺在一张硬邦邦的木床上。“我在哪里?
你是谁?”林小雨问道,声音虚弱不堪。“小姐,我是您的丫鬟小翠啊!
”少女焦急地凑过来,“您不会是烧糊涂了吧?这是咱家啊,您不记得了?
”一系列陌生的记忆突然涌入林小雨的脑海——她现在是林晚秋,一个乡村教师的独生女。
母亲早逝,父亲半月前因病去世,留下她孤苦伶仃和一点微薄的家产。
几个远房亲戚以帮忙料理丧事为名,几乎搬空了家中所有值钱的物品,
只留下这间破屋和一个小丫鬟。真正的林晚秋因悲伤和饥饿,在前一天晚上发高烧去世了,
而现在的“林晚秋”则变成了从现代穿越而来的林小雨。“我...我有点头晕。
”林小雨——现在的林晚秋——勉强说道,“小翠,有吃的吗?”小翠面露难色:“小姐,
家里...家里只剩下一把小米了。我这就去给您煮粥。”看着小翠离去的背影,
林晚秋勉强下床,跟随她来到所谓的“厨房”。这实际上只是屋角的一个简易灶台,
上面放着一个破旧的铁锅。小翠正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小布袋里倒出仅剩的一小把小米。
林晚秋的心沉了下去。凭着穿越前的职业素养,她深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。
眼下这处境,别说美食了,连填饱肚子都是问题。“等等,”她拦住小翠,
“这点米不够我们两个人吃。外面有没有什么野菜之类的可以加进去?
”小翠眼睛一亮:“后山有些野菜,我早上去摘点?”林晚秋点点头,
看着小翠拎着小篮子出门,自己则坐在门槛上思考对策。作为美食专业人士,
她不能坐以待毙。必须想办法利用自己的专长改变现状。
小翠很快带回一篮子野菜——主要是马齿苋和一些野葱。林晚秋仔细检查这些野菜,
惊喜地发现品质相当不错。在现代社会,这些有机野菜价格不菲,而在这里却可以免费获取。
她指挥小翠洗净野菜,自己则重新审视那点珍贵的小米。既然量少,
那就必须在“质”上下功夫。她将小米轻轻研磨,
使其更易煮烂出浆;把马齿苋嫩叶摘下备用,根部和老叶也不浪费,
准备另做他用;野葱则分葱白和葱绿,分别处理。“小姐,您这是做什么呀?
”小翠好奇地问。她发现小姐醒来后似乎变了一个人,尤其是对待食物的态度,专注而娴熟,
仿佛不是在做一顿简单的饭,而是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。“我要做一道‘翡翠明珠粥’。
”林晚秋微笑着说。她将小米加入适量的水,
耐心熬煮至米花烂熟;然后加入切碎的野菜和葱白,稍煮片刻;最后撒上葱绿末,
点入几滴小翠从邻居家借来的油。当两碗热气腾腾的菜粥端上桌时,小翠惊讶地睁大了眼睛。
普通的野菜粥在林晚秋手中变得色香味俱全——粥色碧绿如翡翠,米粒洁白如明珠,
野葱的香气扑鼻而来。“这...这真的是我摘的那些野菜吗?”小翠不敢相信。
林晚秋笑道:“尝尝看。”小翠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,顿时眼睛发亮:“太好喝了!
我从没喝过这么香的粥!”林晚秋自己也尝了尝。坦白说,以现代标准看,
这粥调味极为简单,但食材本身的原味却格外突出。天然的清香和甘甜,
是在现代社会难以尝到的本真味道。一碗简单的野菜粥下肚,林晚秋恢复了部分力气。
她深知这只是权宜之计,长远来看,必须找到稳定的收入来源。“小翠,镇上有没有集市?
人们通常在哪里买卖东西?”林晚秋问道。“有的,小姐。镇中心每逢三六九就有集市,
附近村的人都来赶集。”小翠回答,“您想去集市吗?可是...”她欲言又止,
显然是想到了家中已经一贫如洗的现状。林晚秋点点头:“我们需要赚钱糊口。
我打算做点小吃去集市卖。”“可是咱们没什么本钱啊...”小翠低声说。
这确实是现实问题。林晚秋思考片刻,问道:“附近有没有什么不用钱就能获得的食材?
比如野菜、野果之类的。”小翠眼睛一亮:“后山有很多野味,这个季节还有不少野果。
河边能摸到螺蛳和小鱼,不过镇上人不太爱吃这些...”这正是林晚秋想听到的。
现代烹饪理念之一就是“就地取材”,利用本地、当季食材,发掘被忽视的美味。
“带我去看看。”林晚秋起身说道。主仆二人来到后山,
林晚秋惊喜地发现这里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。
野芹菜、马齿苋、蕨菜等随处可见;竹林里有新鲜的竹笋;更令她惊讶的是,
她发现了野生的花椒和几种可食用香草。“这是‘鬼麻子’,碰了手会麻的。
”小翠见林晚秋要去摘花椒,急忙阻止。“别怕,这是调味的好东西。”林晚秋笑着说。
她摘下一颗红花椒,轻轻捏碎,闻到那熟悉的麻香味,
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美味佳肴在向她招手。接下来,她们又到河边,
林晚秋发现水里确实有不少螺蛳和小鱼,由于当地人不懂处理,这些食材几乎无人问津。
回家路上,一个计划在林晚秋脑中逐渐成形。
高的产品;缺乏烹饪工具意味着做法要简单;面向普通百姓意味着价格要亲民但味道要出众。
“小翠,明天我们去集市卖小吃。”林晚秋坚定地说。“卖什么呀,小姐?
”“麻辣螺蛳和香煎小鱼。林晚秋的提议让小翠瞪大了眼睛:“小姐,
那些都是穷人家实在没吃的才碰的东西,怎么会有人买呢?”“相信我。
”林晚秋自信地笑道,“只要处理得当,它们能变成美味。”回到家,林晚秋立刻行动起来。
她让小翠去河边捞螺蛳和小鱼,自己则在家准备调料和工具。螺蛳需要浸泡吐沙,
小鱼要处理干净,这些前期工作必须提前完成。晚上,林晚秋凭借现代知识,
对螺蛳进行了精细处理——先浸泡在清水中,加入几滴油促进吐沙;然后剪去尾部,
便于入味;最后用清水反复冲洗。小鱼则去鳞去内脏,用盐和野葱腌制。第二天天刚亮,
主仆二人就带着准备好的食材和简陋的炊具前往集市。林晚秋用最后几文钱租了一个小摊位,
开始了她在古代的首次创业。起初,路人看到她们卖的是螺蛳和小鱼,大多露出鄙夷之色,
无人问津。小翠焦虑地看着林晚秋,却发现她镇定自若。林晚秋不慌不忙地点火起锅,
倒入仅有的那点油,开始煎制小鱼。很快,鱼香四溢,吸引了几个路人驻足观望。
“这是什么味道?好香啊!”有人好奇地问。“香煎小河鱼,两文钱一条。
”林晚秋笑着招呼,“先尝后买,不好吃不要钱。”一个粗犷的汉子犹豫了一下,
接过林晚秋递过的一小块试吃品。放入口中的瞬间,
他的眼睛瞪大了:“这...这真是河鱼?怎么一点土腥味都没有?”“独家秘方处理过的。
”林晚秋神秘一笑。其实秘诀就在于充分的清洗和腌制,以及煎制时加入野葱和香草。
汉子当即掏出四文钱买了两条。有了第一个顾客,其他人也开始跃跃欲试。与此同时,
林晚秋开始炒制螺蛳。锅中倒入油,加入野花椒、野葱和几种香草爆香,
然后倒入处理好的螺蛳快速翻炒,最后加入少量水焖煮。麻辣鲜香的气味顿时弥漫整个集市,
吸引了更多人围过来。“这是什么新鲜吃食?味道真冲!
”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子好奇地问。“麻辣螺蛳,三文钱一碗。
”林晚秋一边翻炒一边回答,“客官要试试吗?”男子犹豫片刻,掏钱买了一碗。